桐心理治療所 2021.09.23
自由,乍聽之下是人人嚮往的生活型態,也是現代人習以為常的生活要素。然而若跟著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-佛洛姆(Erich Fromm)細細思考自由議題,會發現人對於自由的態度,其實充滿了矛盾複雜反應。
我們從出生便展開了「個體化」歷程,離開母體,開始嘗試自己呼吸、進食,用自己的感官去認識外在世界。所謂個體化,簡單來說是感受到自己和他人/外在世界是分開的,理解我和他人的所想所感存在差異,外在世界也不會總是能回應我的願望。
因此,當我們走在「個體化」道路上,會有感於這個歷程拉開了與父母(養育者)間的距離,不再緊密相連;我們與世界的主流價值也不一定走在相同的方向上。這份距離產生了孤獨感受,人很可能因此感到不安。試想,就像一葉扁舟飄搖在大海上,不確定該航向何方,是不是會讓人感到相當害怕驚恐呢?由此不難想像,人會積極想要恢復與人、與世界的緊密連結,會透過加強連結,找回安全感。
佛洛姆在《逃避自由》一書中提到,個體化發展結果會走向兩種可能:順從權威(逃避自由),又或是建立與他人及自然間自發性的關係(愛與生產性的工作)。順從權威包括順從外在規範以及內化的輿論或常識,讓人很快找到依循的方向,重拾安全感,但犧牲了自由,失去發揮個人潛能與形成個人獨特性的機會。
有關人之所以逃避自由的原因,暫且淺談到此,因為更讓人好奇與期待得到解答的,是關於如何成為獨立自由的個體,又能保持和他人及世界的連結,不至於因感受到距離而被孤獨感淹沒,也不至於因害怕孤寂而選擇放棄自由。
佛洛姆理出的答案是,透過自發性的愛與工作,人可以保持自由,又能與外在連結。
愛
佛洛姆認為,愛是人本來就具有的特質,可以對自己,也可以對很多個他人展現出來,重要的是,愛的目的是增進所愛對象的幸福、成長與自由。佛洛姆進一步在《自我的追尋》一書中闡述「愛」是根植於創造性,其特徵是關心、責任、尊重和認識,其中「關心」和「責任」意指愛是要有所行動,且「責任」指的是個人願意依據對方的需求予以回應,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,並非基於外界加諸的要求;「尊重」和「認識」則是意指如實地觀看一個人,意識到他的個體性和獨特性,有了這份認知,愛才不會淪為佔有和支配。
從佛洛姆描述愛的特徵中可以看到,真正的「愛」是奠基於能尊重彼此是獨立個體,能接受差異性,能察覺對方的需求並且願意付出關懷行動,若未能做到如此,代表我們還沒有學會如何運用愛的能力,可能有某些心理難題卡住了我們,讓我們無法順利在自由的空間下和人保持連結。
工作
佛洛姆所謂的「工作」,並不僅限於狹義的賺錢途徑,反而重視的是人的自發性、創造性行為,透過這樣的行為成為大自然與社會的一份子,故可以將此處的「工作」理解成參與社會的活動表現。
雖然佛洛姆提供了我們思考自由、自我、關係的參考架構,但其實「自發性」有時與外在影響並非那麼涇渭分明。我們也許可以清楚說明喜歡吃牛排勝於牛肉麵,並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烹調方式與口感;但也許不容易解釋想追求高薪究竟是因為這是世俗認可的成功,還是有更個人化的意義。所以或者重點不在於糾結如何劃分自發與被動,而是能否留有思考感受的空間,能靜下心與自己對話,嘗試釐清自己的真心所在。
佛洛姆的觀點像是點亮了一盞燈,照亮人在走往自由路上的得與失,也讓我們看見為何有人會選擇走向逃避自由的路。這份洞見是種提醒,提醒我們切勿理所當然地接受人就是什麼樣子,而應更深入地去感受及思考,方能往自己真心嚮往的人生邁進。